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三十七章 裁军 (第1/2页)
多隆阿没杀董福祥,具体什么原因,不为外人所知,官面上的解释仅仅是欣赏其军事才能,假的不能再假。 刘暹想来总归是因为董福祥反清的同时也积极抗暴,民族大义上不空缺,虽然这大义跟多隆阿这旗人扯不上半点瓜葛,但终归也顺了一点‘大清’的心的。 再有就是真神教暴军败出陕西,声势已经大坠,其内必定有很多人心生动摇,多隆阿历经与太平军的多年厮杀,在这一方面是揣摩细致,留董福祥活命,定有‘千金买马骨’的意思。 再说到底,董福祥好歹也有护卫黄帝陵的功劳在,眼下满清依靠的又是汉官士绅阶层的支撑,无论如何也不能做过分的。 假如多隆阿换成左宗棠一类的汉员大吏,十之八九的都会有重用,而不是如多隆阿一样丢垃圾的扔到刘暹这来。 精简之后的董军本有三营建制,但是一听董福祥要挺军进赴新疆,哗啦啦的人就落跑了一半还多。最后连董福祥的亲兵在内,也就剩六百出头,并不是全是骑兵,只因为董军中余留马匹不少,人人有乘坐的,于是才就成了秦军口中的六百骑! “他娘的,人倒霉运,喝凉水都塞牙缝。” 凤县郊外一处营地里,小百顶崭新的军帐支撑在寒风里,营地东边一片黑压压的骡马。中心最大的一顶军帐,一个络腮胡须的汉子正怒气冲冲的扔掉手里的鸡腿。 塞他牙的当然不会是美酒,而是鸡肉。 “他娘的,老子如今也是官军,凭啥不让老子进城?” 这汉子正是比刘暹年长一岁的董福祥,因为那一脸络腮胡,人到显得老了不少。而他气怒的原因,竟然也是当初秦军在随州遇到的闭门不开。 “这些当官儿的,根本就没把咱们当同伙儿看。你看看那姓刘的,咱们都到凤县了,他娘的竟然连派人问一声都没有。” “大哥。咱们溜号,拉队伍走吧。就是到了姓刘的跟前,咱们也是做炮灰的命啊。真进了新疆,那时再想走,可就晚了。” 帐子里人七嘴八舌的都在劝着董福祥。今天凤县的闭门不纳和刘暹的‘置之不理’让所有人心都冷到了底儿。入新疆之路,怎么看都是一条死路。于是一人劝逃,所有人都劝起了。 怒气冲冲的董福祥这时却面冷了下来,眼睛扫视众人,“弟兄们别发昏了。如今咱们都是上了兵部名册的人,身世户籍亲朋,朝廷都掌握在手中。 咱们一起事,生死先不问,第一个遭殃的就是老家的故旧。” 董福祥相投之后,这些人的亲戚妻儿,可全都掌控在多隆阿手里。 帐子里的气氛立刻又沉迷了下来。 到底不是谁都能做李自成第二的。 “派人相迎。”同一天夜里,刘暹派出了人马,连夜北去。 甭管董福祥怀的是什么心思,多隆阿打的什么注意。他也只是六百人马而已,到了军中,怎么拿捏他都是小菜一碟。 二月二十二日,新娘到南郑已经两天。秦军出征新疆的五千军额也终于全部整齐。 上千骑兵不愿远赴新疆,但刘暹不怕。他这两三年里收容的河南、湖北、安徽、山东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