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392章 不作就不会死 (第2/2页)
东胡、朝鲜、真番。更有。上将军乐毅联合五国攻破齐国,占领齐国七十多城,差点灭了齐国,造就了燕国一时盛世。 而在他死后燕惠王即位,燕国的国力急转直下,好不容易开创的局面毁于一旦。 从此之后,历任燕国君王也是没有几个争气的,让燕一直沦落为弱国,只能偏居一隅。要不是还有韩国垫底,这七国最弱的名头恐怕就要落到它的身上了。 言归正传,在那次战败之后,燕王喜的心中一直憋着一口气,有事没事的总想找赵国干一架。 但由于实力的差距,基本上都占不到什么便宜。 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,赵国的实力也开始逐渐的恢复,两国之间的差距也是越来越大,在正常情况下,燕国想要扳回一城非常困难。 不过燕王喜没有别的优点没有,在对待这件事情上却是很执着。 虽然近几年没有在主动找事,但他未曾放弃心中的想法,一定要把当初挨得巴掌给抽回去,不然的话念头不同达。 因此,他一直在等待机会,一个可以让燕国重占上风的机会。 终于,他等到了。 这一年,赵国各地灾祸不断,百姓食不果腹民怨沸腾,国力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。 好不容易有了这样的机会,燕王喜自然不愿意错过,于是在人的唆使下,不顾一些大臣的反对,再次派遣军队,对赵国发起了猛烈进攻。 然而,燕国战败。 历史再次证明,即便是一个残血钻石也不是一个白银可以挑衅的。 这场战斗持续了一个月,然后燕国军队就在李牧所率领的赵军的进攻下溃败了,重新缩回了燕地。 再次被打败,燕王喜虽然失望,但也知道干不过对方,不能再继续打下去了。于是就只得停战,想要讲和。 但赵国这次似乎是被惹毛了,不愿意轻易放过前者,越过边境继续进军,似乎是想要狠狠教训一下前者。 燕国的这波操作,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,不做就不会死。 而眼见事情发展成了这样,燕王顿时也是慌了神。 燕王宫之中,君臣正在进行一场紧急会议。 燕王喜于大殿之上来回踱步,脸上带着焦急与愁苦之色。 随后看向了下方的众多大臣,开口道:“诸位爱卿,如今应当如何啊?” 听到问话,群臣皆是沉默不语,垂着一言不发。 太子燕丹上前一步,拱手道:“伐赵之事本就不妥,儿臣也曾谏言,可父王……” 一句话还没说完,便被燕王喜打断道:“孤是让你们想办法,不是要你现在来指责寡人的!” 燕丹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,沉默了一下,微微蹙眉道:“如今之计,唯有派遣使者出使赵国向其诚心赔礼表达歉意,以此修复两国关系。” 话音落下,下方有着不少官员也是随声应和,表示赞同。 听到这话,燕王喜紧皱着眉头,这个办法他也能想到,但却并不愿意去这么做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