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136节 (第2/3页)
一开始的礼貌问候后,就忍不住开始倾诉自己的苦闷,自己的委屈,自己的痛苦……就忍不住表达他对保康弟弟有一个好母亲的羡慕。 他认为他的保康弟弟一定会安慰自己,一定会理解自己,一定会支持自己……可是,他等啊等,等了半个月,收到他保康弟弟的回信,只有一张空白的宣纸。 那一刻,太子面色紫涨,就感觉自己所有的小心思在保康弟弟的眼里,无所遁形,无从隐匿。 太子手捧这一张白纸,神经质一般地寻找上面的字迹,却是什么也没有。 光溜溜地站在太阳底下,却不敢直面太阳的明亮耀眼。 太子彻底委顿。 等到他保康弟弟派人从五台山送来“两个人”,一路敲锣打鼓吹吹打打的,从宣武门进来皇城,他更是感觉,自己连见一面保康弟弟的勇气也没有。 可是他面对保康弟弟的质问,可以逃避;面对他汗阿玛的问题,如何逃避? ………… 皇上一边品茶,一边观察太子的反应,一会儿握紧双拳鼓起勇气,却“鼓”到一半儿泄了气;一会儿满脸红涨地咬牙,却咬牙到一半儿就伤痛地放弃…… 皇上不催促,也不说“汗阿玛都知道,你且下去”的话,皇上只尽力理解十二岁的小少年因为这件事受到的打击,耐住性子等候。 这小半年发生的一切,如果是没有跟着南下和北上,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太子,遇到一个宫女猛地冲出来慌乱之下来不及阻止,忘记吩咐侍卫行动,最后惊吓过度吓晕过去……皇上或者会理解一二。 可是,明明在大清和沙俄的战事中,他们兄弟都亲自去过战场,都亲眼目睹战场上的尸体堆积如山,血流成河。 这样的太子,还会被一个宫女吓住,还吓晕过去,皇上怎么也无法告诉自己,太子只是因为事情牵扯到他的母亲而失去方寸。 更何况,还有那一连串的后续,习惯性地装着弱势哭泣…… 皇上怎么也无法相信,这是他费劲心思教养出来的太子。 唯一的解释,在那么一刻,太子心里对皇后的忌惮,对他保康弟弟的忌惮心理猛地窜上来,他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,他认为这是一个天赐良机——就算不能废了皇后,也可以趁机打压皇后和钮钴禄家,打压他保康弟弟的威望…… 所以他选择性“忘记”顾及大局和皇家颜面,他选择性“忘记”他保康弟弟对他的好处,“忘记”皇后对他的一惯宽让。 就算不看保康,皇后有对不比起他的地方吗?毓庆宫的情况,这些年来皇上不止听一个人隐隐约约、含含糊糊地说过。唯有皇后,一个字也没提。如果皇后要对付太子,就凭皇后的手腕,太子这十二年来能在宫里过得这般舒服? 太子是他亲自册封亲自养育的太子,赫舍里皇后是他的原配皇后。可现在的皇后也是他亲自册封的皇后,保康也是他的嫡亲儿子,太子在那一瞬间,哪怕谁都不顾及,只要稍稍顾及一下他这个汗阿玛的感受,就不会将事情闹开。 按照太子的聪慧,这些年接受的太子教导,他可以有几十种方法,更好地解决一个宫女的疯狂,可他没有。 内务府?上三旗包衣?呵呵,他们还真不愧是最了解太子的人,真不愧是对太子“忠心耿耿”。 他还没死那! 皇上此刻回忆当时的情况,回忆自己当时的心情,那份失望悲哀的痛苦不堪,怒火滔天,已经可以平静以对,可是皇上认为,他非常有必要和太子好好谈一谈。 皇上放下手里的茶盏,定定地看着太子。 太子感受到他汗阿玛的目光,一抬头,看见他汗阿玛的脸色,登时什么也不去思考,麻利地跪下。 “汗阿玛,保成错了,是保成误听人言……” 皇上:“……” “汗阿玛……” 皇上再也忍不住,手里的茶盏猛地摔出,落在太子的身边的地砖上,“砰”的一声脆响,茶盖和茶杯、茶叶,水迹迸溅开来。 皇上手指着太子,手指颤抖,浑身都颤抖。 “‘你’错了……真不愧是朕的好儿子,你……” 下面的话皇上说不出口。 皇上只感觉,他被无穷无尽的失望淹没,被无穷无尽的悔恨淹没。 皇上面对太子那迷茫